阅读历史 |

第123章(1 / 1)

加入书签

——所以才有以帛代币,以纸代币。

一整座银山而已,完全吞得下。

现在谁还有心思管倭人使团是不是骗了他们,赶紧的,先放一边,别耽误他们商量怎么搞钱!

礼部的人上前,脸上带笑地把倭国使团请走,为了不打草惊蛇,用的理由是商议一下下次朝贡。

人一走,老皇帝直接让锦衣卫在外围围成大圈,禁止人靠近,然后就地:“锦衣卫此前潜伏在倭人使团中……”

那些听不见心声的地方官以及藩王们,望向老皇帝的眼神顿时微妙起来。

陛下/爹爹的掌控欲居然已经重到这个地步了吗!连随便一个使团都要往里面塞锦衣卫!那他们身边——

老皇帝面带微笑。

这些人顿时后背发凉,心底发毛,一个个安静如鸡,呼吸都轻浅了。

实际上,老皇帝心里默念三遍:想想白泽,想想银山,不就是被误会疑心病强吗?这不算什么!

旁边,史官奋笔疾书:帝多疑,置锦衣卫于倭使之中……

——他当然知道真相不是这样,但史书上又不能写“帝有白泽”。

老皇帝开始编了。

“锦衣卫在倭人使团中,听见他们用倭语对我大夏不敬,言我大夏人傻钱多……”

户部尚书忍不住了,他急了:“陛下!既然他们不敬,那就直接打吧!”

别管那些听不到心声的人心里的疑惑了,直接上正题!

小白泽就在座位里,我们这些京官还等着他听到银山多说几句呢!最好说一下位置!好让我们这些翘首以待的,下船就能直冲目的地!

那可是每年五百多万两!!!

虽然不知道能挖几年,但是……

户部尚书认真思考了一会儿,得出一个结论。

他现在化身巨贪,二十年后,从手头现金到不动产,及珍宝古玩估值……大概才能贪够五百万两。

也就是说,哪怕只能挖个两三年,也赚了。

算出来后,户部尚书砰地站起来,说话声音急得就像是闪电劈下树干,一声刺啦——

“陛下!”

“打仗的花销,臣批了!”

在场的京官都知道他是什么德性,此刻都震撼得不轻。

铁公鸡终于愿意拔毛了!

但想了想,又很正常——那可是一年五百万两产出的银矿!

【这才是真正的天朝上国,大国尊严嘛。从哪里折损,就从哪里加倍讨回。】

不少大臣在心里跟着点头。

没错没错!

【如果朝廷能知道倭国有石见银山,还有佐渡金山就好了,那可是金银岛里面的‘金’,五十五座矿山的总称,一年能开采一万两的黄金,开采了近四百多年。】

四百年……

四百年?!

“咚——”户部尚书直接一头栽下去,在场的京官没有人去扶他,他们的思绪都被这“四百年”给凝滞了。

老皇帝最先回过神来,面红耳赤,嘴唇都在哆嗦着,几乎是咆哮出来:“打!!!必须打!!!”

金山,一年一万两,银山,一年五百万两,有这些金银,他就能充盈国库了!

轻徭薄税先弄起来!

水利开发也搞起来!

还有各种各样的民生福祉……

当然,经济不是只有钱就能做到的,但,大夏可以用这些白银去外面雇人来开发大夏的民生——附近的国家同样也承认白银的购买力。

这只是初步构想,后续的,还得开个朝会来议论。

总之,有了这些钱,他有信心跳过两三代治世之基,直接——

开国即盛世!

不少大臣眼睛都绿了。

能坐到他们这个位置的,谁是奔着当贪官被扒出来去的啊!谁不想在青史记载上来一句“天统盛世的奠基人”啊!

别说了!

打!

“陛下!不能打!”

???

谁?!

户部尚书刚醒过来,就听到这句话,当时就瞪大了眼睛看过去。

而说话的人,乃青浦县知县梁瑞,其人是一方好官,不仅自己从不侵占民财,也不许下属侵占民财,除此之外,为知县五年,革除苛捐杂税,且注重发展当地生产,使得此地民富兵强。

户部尚书对其有所耳闻,他还知道,皇帝也注意到了这个人,还打算等七年任期满,将他提拔到中央。

老皇帝对人才比较重视,便也能耐着性子问一句:“原因?”

并且打定主意,如果对方只懂得说什么战争劳民伤财,因为小小不敬便要出兵实在过于穷兵黩武。那只能说明这人并不适合进入中央朝堂,不如在地方为官,造福一方百姓。

这青浦县知县起身,先是沉稳地行了个礼,随后才道:“陛下,此地邪乎,有邪风相助,昔日周高宗三征倭国,每每即将灭国之际,总有邪风刮起,令周军大败。陛下若要进攻此国,臣只怕赔了威望又折兵。”

“邪风?”

老皇帝看向老御史。

老御史博闻广识,在成为御史之前,已经守了四十年的皇家藏书阁了(前朝加本朝)。对许多事情都能娓娓道来,此刻他沉思默想片刻,才说:“确有此事。高宗元亨九年,因倭人对周不敬,趁着周进攻辽东之际,于国书上自称天子,欲借机试探周朝,想趁乱使其承认倭王天子之位,高宗大怒,顶着压力两线作战,遣五万人马,乘战船千艘,攻倭。”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

历史军事相关阅读: